
10月18日,2025年“我爱足球”城市联赛暨“穗安街超”五人足球争霸赛在穗安体育营地金宇足球场落下帷幕。来自16支参赛队伍的球员近200人齐聚现场旭胜配资,共同见证这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足球赛事的收官时刻。

作为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、中国足球协会指导,广东省足球协会主办的高品质青少年足球赛事,“穗安街超”以“构建多层次社会足球竞赛体系”为核心目标,聚焦青少年成长与足球人才选拔。赛事延续五人制赛制改革优势,细分U12、U10两个年龄组,吸引全市16支精英球队同台竞技,为不同年龄段足球小将搭建专业展示平台。
最终,U10组别金盾组的前四名为广州云峰、江夏小学、棠溪小学、沥北小学。U10组别金杯组的前四名为龙归小学、晨诚体育、金沙二小、同德小学。U10组别最佳射手为龙归小学5场打进9球的郑越允。U12组别金盾奖的前四名为白沙小学、棠溪小学、新塘荔枝小学、广外附设黄埔实验学校。U12组别金杯奖的前四名为古广明俱乐部、平沙培英、后乐园小学、晨诚体育。U12组别最佳射手为白沙小学5场打进19球的欧钟柠。前国脚彭伟国、胡志军旭胜配资,广州足球名宿彭锦波、张春晖,前国际级裁判李少锋等作为颁奖嘉宾,为获奖队伍和选手颁发奖项。

决赛当日,U10组别和U12组别的两场巅峰对决,不仅展现了广州市小学阶段五人足球的最高水准,更折射出广州“校园筑基、俱乐部培优”的立体青训图景。这两场收官战,恰是广州校园足球十年发展的缩影。
如今,广州校园足球已形成双线并行的青训生态。校园端在政策引导下的标准化发展路径清晰可见,社会俱乐部则成为校园足球的重要补充。在育人与选材的双向奔赴中,校园与俱乐部虽定位不同,却共同锚定体教融合核心价值。校园端坚持“育人优先”,俱乐部端则专注专业人才发掘培养,这种“育人打底、选材拔尖”的分工,让校园成为足球人才蓄水池,俱乐部成为精英孵化器,与广州“普及与提高并重”的青训策略高度契合。这一协同模式也是破解困扰中国足球“12岁退役现象”的积极探索。

除了展现“体教融合”的成果,本届赛事还积极探索“足球+”融合发展模式,激发了体育消费潜力,让足球成为串联城市生活场景的纽带,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广东省足协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以“穗安街超”为起点,推动社区足球赛模式向纵深推进,通过专业化赛事平台深化基层足球普及与精英人才培养的融合。
南方+记者 许仪旭胜配资
扬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